白内障手术风险主要包括术后感染、角膜水肿、后囊膜混浊、视网膜脱离和人工晶体移位五种常见并发症。
1、术后感染:
眼内炎是白内障术后最严重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约0.1%-0.3%。表现为眼痛、视力骤降、结膜充血,与术中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有关。需立即进行玻璃体腔注药治疗,严重者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前规范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可降低风险。
2、角膜水肿:
超声乳化能量过高或手术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引发角膜水肿。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畏光症状,多数在1周内自行消退。严重者需使用高渗滴眼液,极少数需要角膜移植。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检查可有效预防。
3、后囊膜混浊:
约20%患者在术后数月出现后发性白内障,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有关。表现为渐进性视力下降,可通过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门诊操作5分钟即可完成,视力可立即改善。
4、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或术中后囊膜破裂者风险增加,发生率约0.5%-2%。术后突发闪光感、视野缺损需警惕,需尽快行视网膜复位手术。术前详细检查眼底,术中谨慎操作可有效防范。
5、人工晶体移位:
囊袋支撑不良或外伤可能导致人工晶体偏位,引起眩光、复视等症状。轻度移位可观察,明显偏位需手术复位。选择合适尺寸的人工晶体及规范植入技术是关键预防措施。
术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抗炎滴眼液4周,避免揉眼、剧烈运动及游泳1个月。建议佩戴防护眼镜防止外伤,保持术眼清洁干燥。定期复查眼压和眼底,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控制。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C、E的深色蔬菜和鱼类,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恢复。出现眼红、眼痛或视力变化应及时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