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术后通常建议使用镇痛泵48-72小时,具体时长需根据个体疼痛耐受度、恢复情况以及医生评估决定。镇痛泵的使用有助于缓解术后切口疼痛、促进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风险。
1、术后24小时:
此时疼痛最为明显,镇痛泵可持续释放药物如芬太尼或罗哌卡因,有效控制锐痛和活动痛。产妇需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调整剂量,避免过度活动导致伤口牵拉。
2、48小时关键期:
多数产妇在此阶段疼痛逐渐减轻,但仍需维持镇痛以支持翻身、哺乳等必要活动。医生会根据子宫收缩痛和切口愈合情况评估是否减量,部分对疼痛敏感者可能延长至72小时。
3、72小时过渡期:
若恢复良好,可逐步改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过渡。此时需观察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硬膜外镇痛可能延缓肠蠕动,需配合早期下床活动。
4、个体化调整:
合并妊娠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可能需缩短镇痛时间以避免血压波动或血糖异常。多胎妊娠、紧急剖宫产等复杂情况则需延长镇痛至96小时。
5、不良反应管理:
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皮肤瘙痒,可通过联合止吐药缓解。罕见呼吸抑制需密切监测血氧,母乳喂养者应选择对婴儿安全的药物配伍方案。
术后6小时内需保持去枕平卧,24小时后可尝试侧卧哺乳,使用收腹带减轻活动疼痛。饮食从流质过渡到普食,避免胀气食物。每日观察切口渗液及体温变化,术后5-7天可淋浴但忌盆浴。建议家属协助进行下肢按摩预防血栓,6周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如出现持续发热、切口红肿渗液或剧烈疼痛,需及时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