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慢性胃炎需要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治疗。无症状者可观察随访,出现腹痛、腹胀、反酸等症状时需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修复胃黏膜、中医调理等方式干预。
1、饮食调整:
减少辛辣刺激、油腻及高盐食物摄入,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软食。每日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可适量食用山药、南瓜等富含黏蛋白的食物保护胃黏膜。戒除烟酒,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2、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铝碳酸镁等胃黏膜保护剂能中和胃酸。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可缓解腹胀。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需采用四联疗法根除。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3、根除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主要病因,碳13/14呼气试验阳性者需规范治疗。标准四联疗法包含铋剂、两种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疗程10-14天。治疗期间避免漏服药物,停药1个月后复查确认根除效果。
4、修复胃黏膜:
慢性炎症导致胃黏膜屏障受损时,可选用替普瑞酮等胃黏膜修复剂。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改善萎缩性胃炎伴发的贫血症状。胃镜随访发现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时,需缩短复查间隔。
5、中医调理:
脾胃虚弱型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肝胃不和型适用柴胡疏肝散。针灸选取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调节胃肠功能。艾灸神阙穴可改善胃寒症状。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服用苦寒伤胃的药材。
老年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张诱发症状。冬季注意胃部保暖,餐后适度散步促进消化。定期监测血红蛋白、胃蛋白酶原等指标,萎缩性胃炎患者每1-2年复查胃镜。若出现消瘦、黑便、持续呕吐等报警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恶性病变。日常可饮用蒲公英茶辅助消炎,但避免空腹饮用刺激胃酸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