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玻璃结节是肺部CT影像中呈现半透明云雾状阴影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可能由炎症、出血、纤维化或早期肺癌等因素引起。
1、影像特征:
磨玻璃结节在CT上表现为密度轻度增高的云雾状影,可清楚看到内部血管和支气管结构。根据是否含实性成分分为纯磨玻璃结节pGGN和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后者恶性概率显著增高。结节直径小于5毫米多为良性,大于8毫米需密切随访。
2、炎症因素:
肺部感染是常见诱因,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等病原体可引起肺泡壁水肿或渗出,形成暂时性磨玻璃影。此类结节多伴有咳嗽、发热等症状,抗感染治疗2-3个月后通常吸收消散。部分新冠肺炎康复者也会遗留暂时性磨玻璃改变。
3、出血原因:
支气管扩张或血管畸形导致的肺泡微量出血,CT可表现为磨玻璃结节。常见于抗凝治疗患者或肺血管炎早期,通常无典型症状。出血性结节多在1-2个月内自行吸收,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出血加重。
4、癌前病变:
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和原位腺癌AIS在影像学上均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这类结节生长缓慢,倍增时间常超过400天,但具有恶变潜能。对于持续存在的8毫米以上纯磨玻璃结节,建议每3个月复查薄层CT。
5、浸润性病变:
微浸润腺癌MIA多表现为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占比与恶性程度正相关。这类结节可能伴随胸膜牵拉、分叶状边缘等恶性征象,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早期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
发现磨玻璃结节后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以增强肺功能。饮食建议增加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芥蓝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猕猴桃、橙子,限制腌制食品摄入。建议每6-12个月复查低剂量CT,结节增大或实性成分增加时需胸外科专科就诊。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对结节转归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