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分类

2025-05-23

178次浏览

子宫黏膜下肌瘤根据生长方式和位置可分为五类:完全位于宫腔内的0型、大部分突向宫腔的Ⅰ型、部分突向宫腔的Ⅱ型、完全位于肌壁间的Ⅲ型以及特殊位置的宫颈黏膜下肌瘤。

1、0型肌瘤:

0型肌瘤完全位于子宫内膜层,未向肌层浸润,呈带蒂息肉样生长。这类肌瘤容易引起异常子宫出血,月经量明显增多或经期延长是典型表现。宫腔镜检查可见光滑的球形肿物,表面覆盖正常内膜组织。由于完全位于宫腔,适合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

2、Ⅰ型肌瘤:

Ⅰ型肌瘤大部分突向宫腔,基底部分侵入肌层不超过50%。临床常见症状包括月经紊乱和继发性贫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孕。超声检查显示肌瘤与子宫肌层交界处呈锐角。治疗可选择宫腔镜手术,但需注意肌层内部分可能残留的风险。

3、Ⅱ型肌瘤:

Ⅱ型肌瘤小部分突向宫腔,基底部分侵入肌层超过50%。这类肌瘤可能压迫输卵管开口导致不孕,或引起盆腔压迫症状。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肌瘤与肌层的关系。治疗需结合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单纯宫腔镜手术难以完全切除。

4、Ⅲ型肌瘤:

Ⅲ型肌瘤完全位于肌壁间,但紧贴子宫内膜,距离内膜层小于5毫米。患者可能出现经量增多和痛经,肌瘤增大时可触及下腹包块。超声检查可见肌瘤与内膜间的肌层变薄。治疗通常需要腹腔镜或开腹肌瘤剔除术。

5、宫颈黏膜下肌瘤:

特殊类型的黏膜下肌瘤生长在宫颈管内,可能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性交后出血或宫颈管阻塞。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口扩张或变形。治疗需根据肌瘤大小选择经阴道切除或腹腔镜手术,术中需注意避免损伤输尿管。

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日常需注意补充铁剂预防贫血,避免食用可能含雌激素的保健品。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肌瘤蒂扭转。每3-6个月需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变化,出现异常出血或腹痛加重应及时就诊。备孕患者建议在孕前评估肌瘤对妊娠的影响,必要时进行干预。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