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疾病常见症状包括阴道异常出血、白带异常、下腹疼痛、外阴瘙痒和排尿不适。这些表现可能由感染、内分泌失调、肿瘤或生殖系统结构异常引起。
1、阴道异常出血:
非经期出血是妇科疾病的典型信号,包括接触性出血如宫颈接触后出血、经间期点滴出血或绝经后出血。可能与宫颈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疾病相关。排卵期出血多为生理性,但持续出血需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异常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伴随血块时提示子宫腺肌症等可能。
2、白带异常:
正常白带为乳白色或透明状,异常变化包括豆腐渣样念珠菌感染、灰白色鱼腥味细菌性阴道病、黄绿色泡沫状滴虫性阴道炎等。淋球菌感染可致脓性分泌物,宫颈癌可能出现血性白带。分泌物量突然增多或伴有外阴灼热感时需及时检查。
3、下腹疼痛:
盆腔区域疼痛分为急性输卵管妊娠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和慢性盆腔炎后遗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性质可表现为坠胀感、痉挛性疼痛或持续性钝痛。排卵痛通常持续12-24小时,病理性疼痛常伴随发热或肛门坠胀感。
4、外阴瘙痒:
外阴皮肤瘙痒多见于真菌感染,夜间加重可能为疥疮,顽固性瘙痒需排查外阴白斑或糖尿病。接触性皮炎可出现红肿热痛,疱疹病毒感染表现为簇集水疱。瘙痒区域出现色素沉着或皮肤增厚时需活检排除外阴上皮内瘤变。
5、排尿不适:
尿频尿急可能提示泌尿系统感染,但膀胱子宫脱垂、盆腔肿瘤压迫也可引起。排尿疼痛伴阴道分泌物增多需鉴别尿道炎与阴道炎。压力性尿失禁常见于盆底肌松弛,血尿可能为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现。
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并保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局部潮湿。经期及时更换卫生用品,避免使用碱性洗液破坏阴道微环境。适度运动可增强盆底肌力量,但急性炎症期需暂停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益生菌,限制高糖食物以防真菌滋生。出现症状持续3天以上或伴随发热、异常消瘦时需妇科专科检查,必要时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测、HPV筛查或盆腔超声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