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受虐妇女综合征有什么特点

2025-05-28

198次浏览

受虐妇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长期遭受家庭暴力后出现的心理行为异常,核心特征包括习得性无助、创伤后应激反应、低自尊状态、暴力关系合理化认知及社会功能受损。

1、习得性无助:

长期反复遭受暴力导致受害者丧失反抗意识,表现为被动接受虐待、放弃寻求帮助。这种心理机制与持续失败的保护尝试有关,受害者大脑前额叶皮层功能可能发生改变,形成"无法逃脱"的错误认知模式。

2、创伤应激反应:

会出现典型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如暴力场景闪回、警觉性增高、情感麻木等。神经生物学研究显示其杏仁核过度活跃,皮质醇分泌节律紊乱,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解离症状或选择性遗忘。

3、自尊系统崩溃:

持续贬低和暴力摧残导致自我价值感严重低下,表现为过度自责、否定自身优点。心理学测试可见其归因方式呈现"内部-稳定-全局"的消极特征,常伴有抑郁焦虑共病。

4、认知扭曲:

发展出特殊的防御性归因方式,包括为施暴者开脱、相信暴力是爱的表现等。这种认知模式与长期处于控制型关系有关,部分患者会出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样表现。

5、社会功能损害:

表现为主动社交退缩、工作能力下降、亲子关系异常等。受害者常因施暴者隔离控制而丧失社会支持系统,部分会出现物质滥用等适应不良行为。

针对受虐妇女综合征的干预需建立多维度支持体系,建议优先确保人身安全后开展心理重建。创伤聚焦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改善错误认知,团体治疗可修复社会功能,规律有氧运动如游泳、瑜伽能调节应激激素水平。饮食方面注意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有助于神经修复。社会支持系统中可联系妇联等专业机构获取法律援助,逐步重建独立生活能力。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