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为什么喝完酒上吐下泻

2025-04-15

158次浏览

酒精摄入后出现上吐下泻可能由酒精刺激胃黏膜、乙醛代谢异常、饮酒过量、胃肠功能紊乱、急性胃肠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充电解质、调整饮食、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止吐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

1、胃黏膜刺激:酒精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充血水肿,引发恶心呕吐。空腹饮酒会加重损伤,建议饮酒前食用面包、牛奶等食物缓冲。出现症状后可服用铝碳酸镁、硫糖铝等胃黏膜保护剂。

功能主治:用于缓解胃肠道痉挛性疼痛。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1片,疼痛时服。必要时4小时后可重复1次。

2、乙醛蓄积:肝脏代谢酒精产生的乙醛蓄积会引发血管扩张和毒性反应。亚洲人群普遍存在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建议控制饮酒速度,避免混合饮酒。补充维生素B族有助于酒精代谢。

3、过量饮酒:短时间内摄入超量酒精会触发呕吐反射。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呕吐后需小口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

4、胃肠痉挛:酒精抑制胃肠平滑肌正常收缩节律,可能引发肠绞痛和腹泻。热敷腹部可缓解痉挛,症状持续时可服用颠茄片等解痉药物。避免摄入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5、感染风险:不洁饮酒或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合并急性胃肠炎。如出现发热、血便或持续呕吐超过12小时,需就医排查细菌性感染。血常规和大便常规检查可明确诊断,必要时需抗生素治疗。

饮酒后出现消化道症状期间应选择米粥、馒头等低渣饮食,避免高脂高蛋白食物加重胃肠负担。症状缓解后需保持3-5天清淡饮食,逐步恢复常规进食。长期饮酒者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日常补充复合维生素和谷氨酰胺修复胃肠黏膜。运动方面以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脱水。出现意识模糊、呕血等严重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