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头晕可通过调整体位、补充水分、规律作息、控制血压、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老年人头晕通常由体位性低血压、脱水、睡眠不足、高血压、前庭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体位调整:从卧位或坐位起身时动作需缓慢,避免突然站立引发脑供血不足。建议分三步完成:先坐起30秒,再双腿下垂30秒,最后缓慢站立。日常可穿弹力袜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2、水分补充: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2000ml,优先选择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脱水会导致血容量下降,引发脑灌注不足。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为宜。
3、作息管理:保证每日6-8小时夜间睡眠,午休不超过30分钟。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需使用CPAP呼吸机。建立固定作息时间,睡前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
4、血压控制:高血压患者需每日监测早晚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g,推荐DASH饮食模式。可能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晨起头晕、后枕部胀痛等症状。
5、前庭康复:前庭神经炎患者可进行Brandt-Daroff训练,美尼尔氏综合征需限制钠盐摄入。药物治疗可选用倍他司汀、氟桂利嗪、银杏叶提取物。可能与耳石脱落、内淋巴积水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旋转性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老年人应保持适度运动如太极拳、散步,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铁质的动物肝脏、深色蔬菜,避免空腹时间过长。头晕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视物模糊、言语不清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