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治疗可通过中医针灸推拿、西医药物注射、物理康复训练、生活方式调整、中西医结合等方式干预。该疾病可能与关节退行性变、慢性劳损、代谢异常、肩部外伤、免疫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中医针灸:中医认为肩周炎属于"痹症"范畴,多因气血瘀滞所致。针灸选取肩髃、肩髎等穴位配合艾灸,能疏通经络缓解疼痛。推拿手法如滚法、揉法可松解粘连组织,适合早期功能障碍患者。部分中医院会配合中药熏蒸增强疗效。
2、西医封闭治疗:针对急性炎症期可采用局部注射疗法,常用药物包括利多卡因、曲安奈德、玻璃酸钠等。超声引导下精准给药能减轻关节囊水肿,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口服效果更佳。严重粘连者可考虑关节腔扩张术。
3、康复训练: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式,都需配合爬墙运动、钟摆练习等康复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肩关节内旋外展训练,水温38℃左右的热敷可改善血液循环。建议每日训练3组,每组10-15次,循序渐进增加幅度。
4、生活方式干预:睡眠时避免患侧受压,使用枕头支撑手臂保持功能位。控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提重物不超过2公斤,炒菜、晾衣等日常动作需注意代偿性用力。
5、中西医结合:急性期优先西医控制炎症,慢性期采用中医调理。小针刀疗法结合超声治疗能同时松解粘连和促进修复,体外冲击波与中药贴敷联合使用对钙化性肌腱炎效果显著。
患者应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饮食多摄入三文鱼、核桃等富含omega-3脂肪酸食物。疼痛发作时可尝试生姜肉桂茶温经散寒,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出现肌肉萎缩需进行肌电图检查。治疗期间定期评估关节活动度,记录疼痛评分变化有助于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