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检查可通过筛查妊娠期糖尿病、评估胰岛素抵抗、预防母婴并发症、指导饮食调整、监测血糖控制等方式干预。妊娠期高血糖通常由胎盘激素拮抗胰岛素、孕前糖代谢异常、孕期体重增长过快、遗传易感性、年龄因素等原因引起。
1、筛查妊娠糖尿病:
妊娠24-28周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5.1mmol/L或1小时血糖≥10.0mmol/L或2小时血糖≥8.5mmol/L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该疾病可能导致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
2、评估胰岛素抵抗:
胎盘分泌的雌激素、孕酮等激素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约3%-10%孕妇出现糖代谢异常。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尿糖阳性,需通过血糖仪定期监测指尖血糖。
3、预防母婴风险:
未控制的妊娠糖尿病增加子痫前期、早产、剖宫产概率。胎儿长期处于高糖环境易致肩难产、呼吸窘迫综合征,远期肥胖和糖尿病风险提升2-4倍。
4、指导营养管理:
确诊后需采用糖尿病饮食,每日分5-6餐,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避免精制糖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保证蛋白质供给量每公斤体重1.1g。
5、监测治疗成效:
血糖控制不佳者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常用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每周监测血糖谱,控制目标为空腹<5.3mmol/L,餐后1小时<7.8mmol/L。
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步行,避免空腹运动。定期产检监测宫高增长及胎儿发育,产后6-12周需复查糖耐量排除永久性糖尿病。保持均衡饮食结构,适量摄入核桃、深海鱼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控制单日总热量在1800-2200千卡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