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骨全切术是切除单侧或双侧上颌骨的外科手术,适用于恶性肿瘤、严重创伤或放射性骨坏死等疾病。手术范围可能包括部分眼眶底、鼻腔侧壁及上颌窦结构,术后需配合修复重建。
1、适应症:上颌骨全切术主要针对侵犯上颌骨的晚期口腔癌如鳞状细胞癌、骨肉瘤等恶性肿瘤,以及无法保守治疗的广泛性骨髓炎。术前需通过CT或MRI评估肿瘤范围,明确手术边界。
2、手术方式:经典术式包括Weber-Ferguson切口入路,配合上颌骨次全切除或全切除。重建可采用钛网支架支撑面部轮廓,或利用游离腓骨瓣进行功能性修复,恢复咀嚼和语言功能。
3、风险控制:术中需保护颈内动脉和颅底结构,避免脑脊液漏。术后可能出现眶内容物下移导致复视,需通过定制赝复体或眼肌调整手术矫正。出血量常达800-1500ml,需备足血制品。
4、功能康复:术后6周开始赝复体佩戴训练,配合吞咽语言治疗。种植牙修复需等待骨质稳定后实施,通常需6个月骨整合期。长期随访需监测肿瘤复发及咬合功能。
5、术后护理:鼻腔冲洗每日3次预防感染,软食营养支持需持续3个月。面部冷敷减轻肿胀,避免擤鼻或剧烈运动。心理干预需关注患者因容貌改变产生的社交恐惧。
术后需长期维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乳制品,配合口腔肌肉训练改善发音。渐进式面部按摩可减轻瘢痕粘连,定制防晒方案保护移植皮瓣。每年需进行牙科CBCT评估骨愈合情况,职业康复计划帮助患者重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