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什么叫急性中耳炎

2025-10-06

1706次浏览

急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的急性炎症,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于儿童。急性中耳炎的症状主要有耳痛、听力下降、耳闷、发热等,严重时可出现鼓膜穿孔、耳漏等情况。急性中耳炎通常由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等因素诱发,需及时就医治疗。

功能主治:季节性和常年性的过敏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预防鼻息肉切除后鼻息肉的再生,对症治疗鼻息肉

用法用量:剂量应个体化鼻炎成人及6岁以上儿童推荐起始剂量为一日256ug,此剂量可于早晨一...

1、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急性中耳炎最常见的诱因。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可导致鼻咽部黏膜充血水肿,进而影响咽鼓管功能,使中耳通气受阻,病原体容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发炎症。这种情况多见于儿童,因其咽鼓管较短且平直,更易发生逆行感染。治疗以控制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

2、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是连接中耳与鼻咽部的通道,具有调节中耳气压、引流分泌物的功能。当咽鼓管因过敏、鼻窦炎等原因发生阻塞时,中耳形成负压,黏膜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液积聚,为细菌繁殖创造条件。这种情况常见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需解除咽鼓管阻塞,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

3、免疫力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更易发生急性中耳炎。免疫力下降时,病原体更容易在中耳定植繁殖。这类患者往往病情较重,易发展为化脓性中耳炎。治疗需加强全身抗感染,必要时静脉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4、细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是急性中耳炎最常见的致病菌。这些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后,引起黏膜充血、渗出,导致耳痛、发热等症状。细菌性中耳炎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等,疗程一般为7-10天。

5、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也可引起急性中耳炎。病毒性中耳炎症状相对较轻,多为自限性,但可能继发细菌感染。治疗以对症为主,如使用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和发热,一般不常规使用抗生素。若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加重,需考虑细菌感染可能。

预防急性中耳炎应注意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应按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哺乳期婴儿采用半竖立位喂养,避免呛奶。出现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导致鼓膜穿孔等并发症。治疗期间应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游泳、潜水等可能使水进入耳道的活动。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