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性血管炎可通过抗组胺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与自身免疫异常、药物过敏、感染、遗传因素、结缔组织病等因素有关。
1、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H1受体拮抗剂可缓解皮肤瘙痒和风团症状。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与受体的结合减轻血管炎症反应,适用于轻中度患者。
2、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关节疼痛和发热症状。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合并消化道溃疡者慎用。
3、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适用于中重度病例。通过抑制免疫细胞活化和炎性介质释放,快速控制血管炎性渗出,疗程需遵循阶梯减量原则。
4、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用于激素抵抗或依赖患者。这类药物调节T细胞/B细胞功能,降低自身抗体产生,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5、血浆置换: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疗法适用于威胁生命的重症病例。通过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和炎性因子,短期内改善血管内皮损伤。
日常护理需避免冷热刺激、剧烈搔抓皮肤,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饮食选择低组胺食物如西蓝花、苹果、糙米,限制海鲜、发酵食品摄入。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维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免疫调节。皮损部位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弱效糖皮质激素乳膏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