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病型银屑病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皮肤活检、关节液分析等方式诊断。该病通常由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环境诱因、关节损伤、感染等因素引起。
1、体格检查:医生会观察皮肤银屑病斑块特征,检查关节肿胀、压痛及活动受限程度。典型表现为远端指间关节受累伴甲周红肿,需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关节病型银屑病皮肤表现通常先于关节症状出现。
2、影像学检查:X线可显示关节边缘侵蚀、骨质增生或笔帽样畸形;MRI能早期发现滑膜炎和骨髓水肿;超声有助于评估肌腱端炎。影像学特征包括非对称性骶髂关节炎、脊柱骨赘形成等。
3、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通常阴性,HLA-B27阳性率约50%。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血沉可能升高,但特异性较低。关节液分析显示炎性渗出,白细胞计数增高但无结晶。
4、皮肤活检:取银屑病皮损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见角化不全、Munro微脓肿、表皮增厚等典型表现。皮肤病理结合关节症状可提高诊断准确性,需排除其他关节炎合并银屑病的情况。
5、关节液分析:穿刺抽取关节液检测,可见黏稠度降低、白细胞计数升高2000-50000/mm³。关节液培养阴性有助于排除感染性关节炎,葡萄糖水平正常可与痛风区分。
日常需保持适度关节活动,推荐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饮食宜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坚果,限制高嘌呤食物。皮肤护理使用含尿素或水杨酸的保湿剂,避免搔抓皮损。急性期关节疼痛可冷敷,慢性期建议物理治疗维持关节功能。定期监测关节破坏进展,必要时使用生物制剂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