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银屑病在中医理论中可能由血热风燥、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脾虚湿困等原因引起。
血热风燥是副银屑病的常见病因,表现为皮肤红斑、鳞屑干燥瘙痒。血热内生可因情志不畅、过食辛辣导致,风邪外袭则加重皮肤症状。治疗需清热凉血、祛风润燥,常用中药包括生地、丹皮、赤芍等,配合针灸曲池、血海等穴位。
湿热蕴结多因饮食不节、居住潮湿所致,皮损多见油腻性鳞屑或渗出。湿热久羁可阻滞经络,引发皮肤增厚。治疗宜清热利湿,可选用黄柏、苦参、土茯苓等药物,辅以冬瓜、薏苡仁等食疗。
情志抑郁或外伤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表现为暗红色斑块、鳞屑固着。瘀血阻滞新血不生,皮肤失养。治疗需活血化瘀,常用当归、丹参、鸡血藤等药物,配合局部刺络拔罐疗法。
久病耗伤或先天不足致肝肾阴亏,皮肤干燥脱屑伴腰膝酸软。阴不制阳则虚火内生,夜间瘙痒加重。治疗当滋补肝肾,选用熟地、山茱萸、女贞子等药物,配合早睡、黑芝麻食疗调养。
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停滞泛溢肌肤,表现为鳞屑粘腻、病程缠绵。脾虚气血生化不足,皮肤修复能力下降。治疗需健脾化湿,常用白术、茯苓、山药等药物,辅以芡实粥、陈皮茶等食疗。
中医调理副银屑病需辨证施治,日常避免辛辣发物,适量食用百合、银耳等润燥食材。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可促进气血运行,皮损部位忌搔抓烫洗。症状持续需结合西医诊疗,顽固病例可考虑中药熏蒸、穴位埋线等特色疗法,治疗期间保持情绪舒畅有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