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腺炎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染给他人,该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导管阻塞、免疫力下降、邻近组织炎症扩散或结石刺激等因素引起。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是常见病因,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需通过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或克林霉素治疗,同时配合热敷促进炎症消退。
唾液排出受阻可能导致腺体肿胀,进食酸性食物刺激唾液分泌有助于缓解,反复发作需超声检查排除导管狭窄。
糖尿病患者或长期疲劳者易发颌下腺炎,保持充足睡眠、补充维生素C可增强抵抗力,避免继发感染。
扁桃体炎或牙周炎可能蔓延至颌下腺,伴随发热和吞咽困难,需同步治疗原发病灶,使用甲硝唑联合漱口液控制感染。
颌下腺导管结石可能引发反复炎症,表现为进食后腺体胀痛,较小结石可通过按摩排出,较大结石需行内镜取石术或腺体切除术。
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每日用温盐水漱口3次,避免辛辣食物刺激腺体。增加饮水至2000ml/天促进唾液分泌,适当咀嚼无糖口香糖帮助导管通畅。急性期选择流质饮食如米汤、果蔬汁,恢复期可逐步添加软烂食物。若出现持续高热或肿块增大,需及时就医进行超声或CT检查排除脓肿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