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降压药、利尿剂和抗凝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制定个体化方案。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1、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一线用药,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减轻蛋白尿。对于微小病变型肾病效果显著,但需注意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副作用。激素使用需遵循起始足量、缓慢减量的原则。
2、免疫抑制剂:
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激素依赖或抵抗型病例。环磷酰胺通过烷化作用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他克莫司则选择性抑制T细胞活化。使用时需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警惕感染风险增加。
3、降压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具有双重作用,既能控制高血压又能减少蛋白尿。这类药物通过选择性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延缓肾功能恶化。
4、利尿剂:
呋塞米等袢利尿剂适用于合并水肿的患者,通过抑制髓袢升支粗段Na-K-2Cl同向转运体促进水钠排泄。使用时应监测电解质平衡,避免出现低钾血症。严重水肿可联合噻嗪类利尿剂增强效果。
5、抗凝药物:
低分子肝素用于预防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高凝状态,通过抑制凝血因子Xa活性减少血栓形成风险。对于血浆白蛋白低于20g/L或存在其他血栓高危因素者建议预防性使用。
肾小球肾炎患者需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5克,蛋白质以鸡蛋、牛奶等动物蛋白为主。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蛋白尿。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注意观察水肿程度和尿量变化。合并感染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肾毒性药物。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对疾病恢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