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扁平足可通过足弓形态观察、步态分析和影像学检查综合诊断。
1、足弓静态观察:
让孩子赤足站立于硬质平面,从后方观察足跟是否呈现外翻状态,内侧足弓是否塌陷。正常足弓在非承重状态下可见明显弧度,承重时弧度减小但不会完全消失。扁平足患儿足弓在承重和非承重状态下均呈现低平或消失状态,部分伴有前足外展。三岁以上儿童足弓未发育成形属于生理性扁平足,需持续观察至六岁。
2、动态步态评估:
通过行走测试观察足部受力情况,重点检查足跟离地时是否过度内旋、足弓是否完全塌陷。功能性扁平足在行走初期可见足弓形态,随着步态周期推进会逐渐塌陷;结构性扁平足则全程无足弓支撑。可配合足底压力测试仪记录压力分布,典型扁平足表现为内侧纵弓区域压力值异常增高。
3、影像学确诊:
X线侧位片需测量距骨第一跖骨角、跟骨倾斜角等参数,角度异常提示骨骼排列问题。MRI适用于评估韧带松弛或胫后肌腱功能障碍等软组织病变。超声检查可动态观察足弓在活动时的形态变化,鉴别生理性与病理性扁平足。
建议每日进行足底肌肉训练,如用脚趾夹毛巾、踮脚尖行走等动作增强足弓支撑力。选择鞋帮坚硬、足弓处有支撑设计的运动鞋,避免穿软底鞋或拖鞋长时间行走。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有助于减轻足部压力,体重超重儿童需配合饮食调整控制体脂。定期复查足部发育情况,若出现疼痛、步态异常或运动能力下降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