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的治疗药物需根据具体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常用药物包括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以及促进胃黏膜修复的药物。
功能主治:理气消胀,和胃止痛。主治气滞型胃脘痛,症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及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用适量开水冲服,搅拌至全溶。若放置时间长有少量沉淀,摇匀即可。一次1袋,一日3次。15天为一个疗程。
1.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糜烂性胃炎的关键。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能够有效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胃黏膜的损伤。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也能起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但效果相对较弱。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服用导致不良反应。
2. 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常用药物包括硫糖铝、铋剂等。硫糖铝能够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铋剂如枸橼酸铋钾,不仅能够保护胃黏膜,还具有抗菌作用,尤其适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
3. 促进胃黏膜修复的药物:
促进胃黏膜修复的药物能够加速胃黏膜的愈合,常用药物包括胃黏膜修复剂和中药制剂。胃黏膜修复剂如瑞巴派特,能够促进胃黏膜细胞的增殖和修复。中药制剂如胃复春、胃苏颗粒等,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能够改善胃黏膜的血液循环,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糜烂性胃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南瓜等。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促进病情恢复。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