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前凸可通过正畸治疗、唇肌训练、手术治疗、注射治疗、生活习惯调整等方式改善。该症状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牙齿排列异常、颌骨发育异常、衰老等因素引起。
1、正畸矫正:牙齿排列不齐或咬合异常可能导致嘴唇前凸,通过佩戴金属托槽、陶瓷托槽或隐形矫治器调整牙齿位置。固定矫治需持续1-3年,矫治期间需定期复诊调整弓丝力度。严重骨性错颌需配合正颌手术。
2、唇肌训练:长期口呼吸或吮指习惯会造成唇肌松弛,每日进行抿唇练习、吹气球训练可增强口轮匝肌力量。对着镜子做"抿嘴微笑"动作,每次保持10秒,每日重复20组。配合纠正口呼吸习惯效果更佳。
3、颌面手术:严重骨性前突需通过正颌手术改善,常见术式包括上颌骨截骨后移术、下颌骨矢状劈开术。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后需颌间固定4-6周。适合成年后骨骼定型者,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4、注射治疗:年龄相关唇部组织萎缩可尝试透明质酸填充,通过注射改善唇周轮廓。肉毒杆菌注射能放松颏肌改善颏唇沟过深。效果维持6-12个月,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不适合未成年人及孕妇。
5、姿势调整:长期低头玩手机会加重颏部后缩视觉,保持颈椎中立位可改善侧面轮廓。睡眠时避免高枕头压迫下颌,建议采用仰卧位。配合舌顶上颚练习能促进颌骨正常发育,每日三餐后练习5分钟。
日常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草莓促进胶原合成,杏仁、核桃等坚果类食物有助于维持皮肤弹性。建议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改善全身血液循环,游泳时换气练习能同步锻炼呼吸肌群。夜间可使用含神经酰胺的润唇膏保持唇部滋润,避免干燥导致的代偿性撅唇动作。持续三个月无改善者建议口腔正畸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