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通常需要接种2次,分别在8月龄和18-24月龄完成,部分国家或地区可能根据流行病学情况调整接种程序。
1、基础免疫:
首次接种在婴幼儿8月龄时进行,采用麻疹-风疹联合疫苗或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此时婴儿体内母传抗体逐渐消失,接种可刺激机体产生主动免疫反应,血清抗体阳转率达85%以上。
2、加强免疫:
第二次接种在18-24月龄实施,使用含麻疹成分的联合疫苗。加强免疫能使抗体阳性率提升至95%以上,建立更持久的免疫记忆,弥补初次接种可能存在的免疫失败情况。
3、补种原则:
未完成2剂次接种的儿童应在7岁前补种,两剂间隔至少28天。流动人口或疫情暴发地区可实施应急接种,对8月龄-18岁未接种人群进行查漏补种。
4、特殊人群:
HIV感染儿童在无严重免疫抑制时可接种麻疹疫苗。育龄期妇女若抗体阴性建议接种后避孕3个月,妊娠期禁用减毒活疫苗。
5、成人接种:
1970年后出生且未接种过2剂麻疹疫苗的成年人应考虑补种,特别是医务人员、教师等高风险职业人群。旅行前需确认免疫史,前往流行区建议提前接种。
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预防过敏反应,避免当天剧烈运动。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出现38.5℃以上发热可物理降温。日常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A摄入,适量补充柑橘类水果和深绿色蔬菜有助于免疫系统功能维持。疫苗接种后2周内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