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餐后1小时血糖正常值应低于10.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应低于8.5mmol/L。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出现或被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其诊断标准与非妊娠期糖尿病有所不同。孕期胎盘分泌的激素会对抗胰岛素作用,导致血糖升高。餐后血糖监测是妊娠期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助于评估饮食控制和治疗效果。餐后1小时血糖反映食物消化吸收高峰期的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则体现胰岛素分泌和糖代谢恢复能力。
1、血糖监测方法:
建议使用经过认证的血糖仪进行指尖采血检测。监测时间应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算,确保数据准确性。每日至少监测四次血糖,包括空腹和三餐后血糖。记录血糖值时应同时标注检测时间和饮食内容,便于医生分析血糖波动原因。若连续两次检测值超出正常范围,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饮食管理要点:
采用少量多餐原则,每日分5-6餐进食。主食选择低升糖指数的粗粮,如燕麦、荞麦等。每餐搭配优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如鱼肉、豆制品和绿叶蔬菜。水果选择低糖品种,控制在200克以内,避免榨汁饮用。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油炸食品摄入。两餐之间可适量进食坚果类零食,避免饥饿导致的血糖波动。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保持适度运动,如餐后散步30分钟有助于控制血糖升高。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必要时进行胎心监护。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血糖水平。若饮食运动控制效果不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治疗,切勿自行调整用药方案。产后6-12周应复查糖耐量试验,评估血糖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