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习以为常的事情时,人总会本能地将其忽视,掉以轻心。
譬如,感冒在人的一生中可能会出现200次,正因如此常见,不少人会随便抓片感冒药就吃下肚。幸运的话,吃下的药刚好对症,症状能较快缓解;相反地,不对症吃下后可能没有变化甚至加重症状。
功能主治:温肾散寒、涩肠止泻。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泄、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次1~2次。
因为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一般一周能好,因此吃下的药是帮助缓解症状,而不是加快感冒痊愈的速度,所以有些人就想当然以为感冒可以随便糊弄,反正就算吃错了,最终感冒也能好。
这种想法大错特错,随便用药的后果可能是把普通感冒变为重感冒、肺炎,治疗起来费钱费时费力。并且可能还会增强细菌抗药性,不利于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发挥。
因此,即便是普通感冒,也需要辨证施治。
3种不同的感冒,用对药才能缓解症状
中医认为,风邪及寒、暑、湿、燥、热、正气不足是引起感冒的主要因素,包括实证感冒类,如常见的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及体虚感冒类,如气虚感冒、阴虚感冒、阳虚感冒。
辨清症状,对症下药,才能缓解症状,利于病情。今天就来讲讲3种常见感冒——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体虚感冒在中医的角度是如何辨证,又是如何用药的。
1.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受冷邪侵袭引起的,多发生在秋冬季,常见症状有恶寒、鼻塞、流清涕、肢体酸楚、无汗、舌苔薄白,也可出现咽痒、发热、咳嗽、头痛等症。
治疗原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常见的姜汤与风寒感冒就很对症。生姜辛而甘温,能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带走体内寒气。具体做法为,取生姜2~3片,两段葱白切小段,放入锅中熬水饮即可。
对于没有胃口的人,不要只知道喝白粥,可以试试防风粥。防风作为一味中药,具有发散解表、胜湿止痛、祛风解痉的功效,也能帮助驱除体内寒气,缓解感冒症状。做法为:将防风与葱白一起煎煮后取汁,倒入熬煮好的粳米粥内,搅拌后待粥沸腾即可。
用药上,则适合感冒清热颗粒、荆防颗粒等。
2.风热感冒
与风寒感冒相反,风热感冒则是受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可引起发热、咽喉肿痛、鼻塞、流浊涕、咳嗽、头痛、舌尖红等症。
治疗原则——辛凉解表,疏风清热。
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凉性,去火的食物,如冬瓜、黄瓜、白萝卜、山药等。清热解火的绿豆竹叶粥也适合,做法为:准备适量的粳米、绿豆、荷叶、水竹叶、金银花、冰糖,先将荷叶、水竹叶洗净煎煮取汁,把绿豆、粳米淘水洗后用冷水泡涨,放入锅中用大火熬煮,沸腾后再加入金银花、荷叶汁、水竹叶汁,待煮熟后放入冰糖即可食用。
饮食调理之余,用药能帮助更快缓解症状。柴胡、葛根、薄荷、连翘等中药皆对症,鲁南柴银口服液除了这几样中药外,还添加了金银花、黄芪、苦杏仁等中药成分,可以发挥清热解毒、利咽止咳的功效。
3.体虚感冒
体虚感冒有别于其他感冒,主要因人体素虚、表卫不固所致,具体表现为脾肺气虚、卫气虚弱,因此容易受到外邪侵袭,从而反复诱发感冒。常见于妇女、老人、慢性病、工作过劳等体弱、体虚者。
气虚感冒
气虚感冒是体虚感冒中常见的类型,气不足而无力驱除外邪,常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周身乏力、咳痰无力、鼻塞、流清涕、食欲不振、舌淡苔白等。
治疗原则——益气解表,调和营卫。
饮食上,适合饮用黄芪鲫鱼汤。做法为:准备鲫鱼、黄芪、白术、防风、葱、姜、盐适量,将黄芪、白术、防风三味中药煎煮取汁,与洗净的鲫鱼一起加水熬煮,再放入调味即可食用。
这类人群在中成药的选择上,则适合参苏颗粒、玉屏风颗粒等。
阴虚感冒
阴虚感冒患者的主要问题为阴液亏损,当染风邪时,津液不能作汗去邪。主要症状有五心烦热、干咳痰少、咽喉干痛、口渴多饮、舌红少苔等。
治疗原则——滋阴生津,疏表散邪。
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忌辛辣刺激,可以多吃银耳、海参、百合、雪梨等食物;用药上适合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阳虚感冒
阳虚感冒患者能明显感到怕冷,会出现阵阵恶寒、打寒战、汗出则恶寒更甚、头痛,骨节酸冷疼痛、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白等症。
治疗原则——助阳益气、发汗解表。
由于怕冷,阳气不足,那么就要远离寒凉之物,多吃一些温阳的食物,如龙眼、鸽子肉、桂圆、猪肚、核桃等。在中成药的选择上,可用桂附地黄丸、四神丸等对症治疗。
在饮食、用药基础上,患上感冒后,一些有效的物理方法也能帮助缓解症状,如使用温水擦浴、冰袋降温、蒸汽熏脸、盐水洗鼻等方式。
总之,患上感冒后不能以轻视的态度视之,辨证用药才能让您真正“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