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早期乏力、进展期水肿与贫血、终末期神经系统异常。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表现,症状发展按肾功能恶化程度可分为早期非特异性表现、中期水电解质紊乱、晚期多系统受累三个阶段。
1、乏力:
早期常见疲倦感与体力下降,源于肾脏排泄功能减退导致代谢废物蓄积。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会引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晨起困倦、活动耐力降低等非特异性表现。此阶段可能伴随食欲减退,但易被误认为普通疲劳。
2、水肿:
肾功能丧失后钠水潴留导致眼睑及下肢凹陷性水肿,严重时出现胸腔积液。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15ml/min以下,体内多余水分无法排出,常伴随血压升高。水肿多从足踝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全身。
3、贫血:
进行性面色苍白与心悸是典型表现,与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相关。尿毒症贫血属于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常低于100g/L,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指甲床苍白等缺氧症状,且常规补铁治疗无效。
4、皮肤瘙痒:
高磷血症刺激皮下神经末梢引发顽固性瘙痒,常见于背部及四肢。由于肾脏排磷减少导致血磷升高,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皮肤可能出现尿素霜沉积。瘙痒夜间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5、意识障碍:
终末期可能出现嗜睡、抽搐甚至昏迷,与尿毒素积累损伤中枢神经有关。血尿素氮超过40mmol/L时,患者可能出现扑翼样震颤、定向力丧失等尿毒症脑病表现,需紧急透析治疗。
尿毒症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在0.6-0.8g/kg体重,优选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控制水分摄入量为前一日尿量加500ml;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适度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改善循环。定期监测血压、体重变化,皮肤瘙痒时可使用温水擦拭代替抓挠,透析期间需特别注意动静脉瘘管保护。出现胸闷、意识改变等危急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