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突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鼓膜切开引流、乳突切除术、镇痛消炎药物辅助、局部清洁护理等方式治疗。乳突炎通常由中耳炎扩散、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外伤或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是乳突炎的主要病因,需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钠或克林霉素,疗程通常持续10-14天。对于青霉素过敏患者可改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和耳部疼痛变化,若72小时无改善需调整用药方案。
2、鼓膜切开引流:
当乳突炎伴随鼓室积脓时,需行鼓膜切开术建立引流通道。该操作可在门诊局部麻醉下完成,使用专用穿刺刀在鼓膜后下方作2-3毫米切口,术后保持外耳道干燥。多数患者引流后耳痛立即缓解,需配合抗生素防止感染扩散至颅腔。
3、乳突切除术:
对于反复发作或并发颅内外并发症的慢性乳突炎,需行乳突根治手术。手术通过耳后切口开放乳突气房系统,清除病变黏膜和骨质,建立永久性外耳道-乳突腔通路。现代耳显微技术可保留听骨链功能,术后需定期冲洗术腔防止肉芽增生。
4、镇痛消炎药物:
急性期可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耳痛和发热,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短期用于控制严重水肿。局部滴耳液含有利多卡因成分能快速止痛,但禁止用于鼓膜穿孔患者。用药期间需观察胃肠道反应和过敏症状。
5、局部清洁护理:
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外耳道分泌物,保持引流通畅。沐浴时使用防水耳塞避免进水,禁用棉签深入掏耳。急性期可局部热敷促进炎症吸收,恢复期建议进行咽鼓管吹张训练改善中耳通气功能。
乳突炎患者应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促进代谢,饮食选择高蛋白的鱼肉蛋奶和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避免用力擤鼻和乘坐飞机,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减轻耳部充血。恢复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跳水等可能造成耳压骤变的运动。出现头痛呕吐、颈部僵硬或面瘫等警示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