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巨大儿为什么容易低血糖

2025-05-28

334次浏览

巨大儿出生后容易发生低血糖,主要与母体高血糖环境、胰岛素分泌过多、肝糖原储备不足、出生后喂养延迟、代谢适应障碍等因素有关。

功能主治:用于维生素缺乏症患者的营养及能量补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16克,一日3次,温开水冲服或与食物调和服用。

1、母体高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或血糖控制不佳的孕妇,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刺激胎儿胰腺β细胞增生,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出生后母体葡萄糖供应突然中断,但胰岛素水平仍较高,引发血糖快速下降。

2、胰岛素分泌过多:

巨大儿胰腺对高血糖环境产生适应性改变,胰岛细胞数量增多。出生后24小时内胰岛素水平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造成外周血糖消耗过快。

3、肝糖原储备不足:

胎儿期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而非肝糖原,导致肝脏糖原储存量低于正常新生儿。当面临禁食状态时,无法通过糖原分解维持血糖稳定。

4、喂养延迟:

巨大儿常因产伤、呼吸窘迫等问题需要特殊监护,可能延迟开奶时间。缺乏外源性葡萄糖补充时,内源性糖原储备迅速耗尽,通常在出生后1-2小时即出现血糖下降。

3、代谢适应障碍:

新生儿脱离母体后需启动糖异生途径维持血糖,但巨大儿相关酶系统发育不成熟。高胰岛素状态同时抑制脂肪分解和酮体生成,限制了替代能源的利用。

对于巨大儿低血糖的预防,建议出生后30分钟内开始母乳喂养,每2-3小时规律哺乳。监测血糖至出生后24小时,重点关注出生后1-6小时的关键期。出现嗜睡、喂养困难等表现时需立即检测血糖。医疗干预包括早期口服葡萄糖凝胶,严重者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母亲妊娠期需严格控糖,孕期体重增长控制在11-16公斤范围内,定期进行糖耐量检测。产后鼓励母婴同室,指导正确的含接姿势和哺乳技巧,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