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老年人跌倒骨折后怎么照顾

2025-05-28

253次浏览

老年人跌倒骨折后可通过制动固定、疼痛管理、并发症预防、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等方式照顾。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平衡能力下降、环境因素、急性外伤和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制动固定:

骨折后需立即用夹板或支具固定患肢,避免二次损伤。上肢骨折可采用三角巾悬吊,下肢骨折需保持患肢伸直位。移动患者时需专人托扶骨折部位,转运过程中使用硬板担架。医生会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石膏固定、牵引或手术内固定等专业处理。

2、疼痛管理:

骨折后48小时内可冰敷患处减轻肿胀疼痛,每次15-20分钟。医生可能开具对乙酰氨基酚等镇痛药物,严重疼痛可使用曲马多。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防影响骨愈合。可通过音乐疗法、穴位按摩等非药物方式辅助缓解疼痛。

3、并发症预防:

长期卧床需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进行踝泵运动和深呼吸练习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肺部感染。留置导尿者需定期膀胱冲洗,注意观察尿液性状。监测血压血糖变化,预防原有慢性病加重。

4、营养支持:

每日需保证1.2-1.5g/kg优质蛋白质摄入,优先选择鱼肉、蛋奶及大豆制品。补充维生素D 800IU/天和钙剂1000mg/天促进骨愈合。多食用菠菜、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便秘发生。

3、心理疏导:

骨折后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家属应耐心倾听老人诉求。鼓励参与简单的康复训练增强信心,如手指操、踝关节活动等。可通过怀旧疗法、园艺疗法等转移注意力。严重情绪障碍需心理科会诊干预。

康复期需根据医生指导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早期可在床上进行直腿抬高、膝关节屈伸等被动运动,2-4周后借助助行器开始负重训练。饮食上增加乳制品、深色蔬菜和坚果摄入,每日晒太阳2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居家环境应移除地毯、增设扶手和防滑垫,浴室安装坐浴椅。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发现患肢肿胀加剧或感觉异常需及时就医。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