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可通过典型症状初步判断,但需就医确诊。主要表现包括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及麦氏点压痛。
1、典型症状识别:
腹痛是核心症状,多始于脐周或上腹部,6-8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并固定。疼痛呈持续性且逐渐加重,咳嗽或活动时加剧。约80%患者伴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早期可能为反射性呕吐,后期因肠梗阻加重。低热37.5-38.5℃常见于病程中后期,若体温超过39℃需警惕穿孔可能。
2、体格检查特征:
麦氏点压痛是重要体征,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处。按压后突然松手时出现反跳痛提示腹膜刺激征。罗氏征、腰大肌试验等特殊检查可辅助判断阑尾位置。需注意老年人或孕妇可能因生理变化导致压痛位置偏移。
3、辅助检查手段: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⁹/L伴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超声检查对典型病例检出率达70%,可见阑尾增粗>6mm或周围积液。CT诊断准确率超过90%,能清晰显示阑尾肿胀、粪石及周围渗出情况。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或腹部按压,发病初期可暂禁食。建议选择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逐步过渡到低渣半流食。术后恢复期需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羹促进伤口愈合,避免豆类、牛奶等产气食物。保持排便通畅,每日适量散步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但应避免提重物或突然体位变化。出现持续发热、切口渗液等异常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