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新生儿黄疸如何处理

2025-06-15

1667次浏览

新生儿黄疸可通过光照疗法、药物治疗、喂养调整等方式干预。新生儿黄疸主要与胆红素代谢异常、母乳喂养不足、溶血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生理性黄疸通常与胆红素代谢不成熟有关。新生儿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结合能力不足,导致未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这种情况可通过增加喂养频率促进胆红素排泄,每天喂养8-12次,保证足够热量摄入。适当阳光照射也有助于胆红素分解,但需避免阳光直射眼睛。

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中某些成分抑制胆红素代谢有关。表现为出生后1周内黄疸持续不退,但婴儿一般状况良好。可尝试暂停母乳喂养24-48小时观察黄疸变化,或继续母乳喂养配合医生监测。

病理性黄疸需警惕溶血性疾病或胆道闭锁。ABO血型不合溶血可能导致黄疸迅速加重,常伴有贫血症状。胆道闭锁会出现陶土色大便和深黄色尿液。这两种情况需立即就医,可能需要进行换血疗法或手术治疗。

光照疗法是治疗中重度黄疸的主要方法。蓝光可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便于经胆汁和尿液排出。治疗期间需保护婴儿眼睛和会阴部,监测体温和液体摄入量。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进行换血治疗。

黄疸婴儿护理需注意观察皮肤黄染范围和程度。每天在自然光下检查皮肤颜色,记录黄疸是否向四肢蔓延。保持婴儿皮肤清洁,避免破损感染。若出现嗜睡、拒奶、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