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牙槽骨吸收的症状有哪些

2025-04-29

15586次浏览

牙槽骨吸收可能由牙周炎、骨质疏松、牙齿长期缺失、咬合创伤、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牙龈退缩、牙齿松动、牙缝增宽、牙齿移位、咀嚼无力等症状。

1、牙龈退缩:

牙槽骨吸收早期表现为牙龈边缘向牙根方向退缩,牙根暴露。牙龈颜色可能变暗红,质地变脆,刷牙时易出血。牙龈退缩后牙齿对冷热刺激敏感,需使用脱敏牙膏并避免横向刷牙。

2、牙齿松动:

牙槽骨支撑力下降导致牙齿出现Ⅰ-Ⅲ度松动,轻压牙齿可见明显晃动。松动牙咀嚼时疼痛加剧,可能与牙周袋形成、炎症扩散有关。需进行牙周夹板固定,避免啃咬硬物。

3、牙缝增宽:

骨量减少导致牙齿间出现黑三角间隙,食物嵌塞频率增加。前牙区缝隙影响美观,后牙区易引发邻面龋。建议使用牙缝刷清洁,每年进行牙周探诊检查。

4、牙齿移位:

牙槽骨吸收后牙齿排列改变,可能出现前牙扇形外展或后牙倾倒。牙齿移位与咬合力失衡有关,常伴随深覆颌或反颌。正畸治疗前需先控制牙周炎症。

5、咀嚼无力:

多颗牙槽骨吸收导致咬合功能下降,患者自觉咀嚼效率降低。重度吸收可能出现牙齿漂浮感,与牙周膜面积减少有关。建议食用软质食物,必要时进行骨增量手术。

日常需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适量食用奶酪、深海鱼、绿叶蔬菜;避免单侧咀嚼习惯,每天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冲牙器清洁;吸烟者需立即戒烟,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每3-6个月进行专业牙周维护,中重度吸收需考虑引导骨再生术或种植修复。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