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感染后不同阶段的症状表现存在显著差异。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无症状期通常无特殊表现;艾滋病期伴随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1、急性期症状:约50%-90%感染者在病毒侵入2-4周后出现流感样症状。典型表现为持续1-2周的38℃以上发热,伴随咽痛、肌肉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特征性体征包括直径0.5-2cm的玫瑰疹样皮损,以及颈部、腋窝淋巴结对称性肿大。这些症状具有自限性,但此时血液中病毒载量达到峰值。
2、无症状期特征:临床潜伏期可持续2-15年,感染者仅表现为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典型特征是腹股沟以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直径超过1cm,无压痛且持续三个月以上。此阶段CD4+T淋巴细胞数量呈进行性下降,年均减少约50-100个/μL。
3、呼吸系统表现:艾滋病期患者易发生肺孢子菌肺炎,表现为渐进性呼吸困难、干咳和低氧血症。胸部CT显示双肺磨玻璃样改变。结核病复发率是健康人群的30倍,常见咳嗽、咯血、盗汗等典型症状合并CD4细胞计数<200个/μL。
4、消化系统症状:口腔念珠菌感染表现为颊黏膜白色伪膜,食管受累时出现吞咽疼痛。隐孢子虫感染导致慢性水样腹泻,每日排便超过6次且持续超过1个月。约30%患者出现消耗综合征,体重下降超过基础值10%伴慢性腹泻或虚弱。
5、神经系统损害:HIV脑病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行为改变和运动失调。弓形虫脑炎引发局灶性神经体征如偏瘫、癫痫发作。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导致视力进行性下降,眼底检查见奶酪番茄酱样视网膜病变。
维持均衡营养对延缓病情进展至关重要,建议每日摄入优质蛋白质1.5-2g/kg,适量补充维生素A、B族、锌等微量营养素。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免疫功能。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接触暴露后72小时内启动PEP阻断治疗。避免生食、未消毒乳制品,接触宠物后彻底洗手。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视力改变等预警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