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建议优先挂神经内科或骨科,具体科室需结合病因选择。神经内科排查神经系统病变,骨科处理骨骼肌肉损伤,康复科制定功能训练,风湿免疫科鉴别自身免疫疾病,内分泌科筛查代谢异常。
1、神经内科: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可能导致肌肉萎缩,表现为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需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药物可选甲钴胺、依达拉奉、鼠神经生长因子。
2、骨科:创伤性肌肉萎缩常见于骨折固定术后,伴随关节活动受限。通过MRI评估肌肉结构,治疗包括关节松动术、等速肌力训练仪康复。
3、康复医学科:废用性萎缩患者需进行运动疗法,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悬吊训练系统,配合水中运动疗法改善肌肉代谢。
4、风湿免疫科:多发性肌炎等疾病引发肌萎缩时,伴随肌酶升高和皮疹。需检测抗Jo-1抗体,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治疗。
5、内分泌科:糖尿病肌萎缩与代谢紊乱相关,表现为近端肌无力。控制血糖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和蛋白质可改善症状。
肌肉萎缩患者应保证每日1.2-1.5g/kg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乳清蛋白和深海鱼类。渐进式抗阻训练每周3次,从30%最大肌力负荷开始。温水浴和低频脉冲电刺激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居家使用筋膜枪时避开脊柱区域。监测晨起静息心率变化超过10次/分钟需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