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脚肿可通过利尿剂、抗凝药物、血管扩张剂等方式治疗。脚肿通常由静脉回流障碍、心功能不全、肾功能异常、药物副作用、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
1、利尿剂: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等利尿剂可促进水分排出,适用于心源性或肾源性水肿。用药期间需监测电解质水平,避免低钾血症发生。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需配合弹力袜使用。
2、抗凝治疗: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药物适用于深静脉血栓导致的肿胀。可能与长期卧床、血液高凝状态有关,常伴随患肢疼痛、皮肤温度升高。需定期检测凝血功能。
3、血管活性药物:地奥司明、迈之灵等可增强静脉张力,改善淋巴回流。适用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常见于长期站立人群,表现为晨轻暮重的凹陷性水肿。需联合下肢抬高护理。
4、心衰治疗:地高辛、沙库巴曲缬沙坦等可改善心功能,适用于活动后加重的对称性水肿。可能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有关,常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
5、营养干预:白蛋白静脉输注适用于低蛋白血症患者。长期食欲减退或消化吸收障碍可能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表现为全身性水肿伴眼睑浮肿。需增加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摄入。
日常建议控制每日饮水量在1500毫升以内,避免久站久坐,睡眠时垫高下肢15-20厘米。适度进行踝泵运动促进静脉回流,如无禁忌可每日快走30分钟。注意观察尿量变化及水肿消退情况,若出现呼吸困难或单侧肢体突然肿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