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西他滨化疗可通过规范用药监测、预防骨髓抑制、控制消化道反应、保护肝功能、预防过敏反应等方式治疗。吉西他滨化疗通常由药物细胞毒性、个体代谢差异、既往治疗史、基础疾病状态、药物相互作用等原因引起。
吉西他滨需严格按周期给药,通常采用21天或28天方案。治疗前需评估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用药期间每3-5天监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出现Ⅲ级以上骨髓抑制时需延迟化疗,直至ANC恢复至≥1.5×10⁹/L。
吉西他滨骨髓抑制高峰为用药后8-10天,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降低。化疗后48小时可开始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血小板低于50×10⁹/L时需输注血小板悬液。治疗期间避免接触感染源,每周监测血常规2-3次。
用药后24小时内易发生恶心呕吐,推荐采用5-HT3受体拮抗剂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延迟性呕吐可选用阿瑞匹坦三联方案,腹泻患者需口服蒙脱石散并维持电解质平衡。化疗期间建议少量多餐,避免高脂辛辣饮食。
吉西他滨经肝脏代谢,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和胆红素异常。化疗前ALT超过正常值3倍需调整剂量,治疗期间配合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保肝药物。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需全程抗病毒治疗。
吉西他滨输液反应发生率约10%,表现为寒战、发热和皮疹。初次用药需缓慢滴注并配备肾上腺素,发生过敏时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苯海拉明。既往有铂类过敏史患者更易发生交叉过敏。
化疗期间建议每日摄入优质蛋白1.2-1.5g/kg,优先选择鱼肉、蛋清及大豆制品。治疗前后2小时避免进食以减少呕吐,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黏膜炎。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单次不超过30分钟。居家环境保持通风清洁,体温超过38℃需立即就医。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和心脏超声检查,长期用药患者需监测尿微量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