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首次产检即需进行肝功能检查,通常在孕12周前完成。肝功能检查是孕期常规筛查项目,旨在评估孕妇肝脏健康状况及排除妊娠期肝病风险。
孕早期肝功能检查可帮助发现潜在的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基础疾病。检查项目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这些数据能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和胆汁排泄功能。若结果异常,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干预。
孕中晚期需根据个体情况复查肝功能。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如妊娠剧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既往肝病史者,医生会建议增加检测频次。妊娠期特有的肝脏疾病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多发生在孕晚期,表现为皮肤瘙痒伴肝功能异常,需通过定期监测及时发现。
孕期肝功能异常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营养代谢需求增加有关。轻微指标波动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但持续异常需警惕病理因素。日常需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高脂食物加重肝脏负担,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有助于肝细胞修复。适度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过度劳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或皮肤黄染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