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中毒的早期表现主要为眼部和呼吸道刺激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肺水肿甚至昏迷。典型症状包括眼部刺痛、持续性咳嗽、胸闷气短、头痛头晕以及皮肤过敏反应。
1、眼部刺激:
接触低浓度甲醛即可引发结膜充血、畏光流泪,高浓度暴露会出现角膜上皮损伤。这与甲醛易溶于泪液形成甲酸直接刺激有关,长期暴露可能诱发结膜炎。出现视力模糊需立即脱离污染环境并用生理盐水冲洗。
2、呼吸道症状:
甲醛经鼻咽部吸收会引发咽喉灼痛、声音嘶哑,支气管痉挛表现为阵发性呛咳伴白色泡沫痰。重度中毒者可能出现喉头水肿导致窒息,此时听诊可闻及双肺湿啰音,胸部X线显示肺纹理增粗。
3、神经系统反应:
甲醛通过血脑屏障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轻者出现嗜睡、记忆力减退,血中甲醛浓度超过30mg/L时可能引发抽搐或意识障碍。长期低剂量接触与帕金森样震颤存在关联性。
4、皮肤损害:
皮肤直接接触5%以上甲醛溶液会导致局部苍白、硬化伴灼痛,继而出现红斑水疱。过敏体质者可能发生接触性皮炎,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湿疹样皮损,病理检查可见角质形成细胞坏死。
5、消化系统症状:
误服甲醛溶液后口腔黏膜呈灰白色糜烂,伴随剧烈上腹痛和呕血。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广泛充血水肿,严重者发生消化道穿孔。血清甲醇浓度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新装修环境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检测室内甲醛浓度,国家标准规定居室空气中甲醛限值为0.08mg/m³。建议保持每日通风换气不少于3次,摆放绿萝、常春藤等具有甲醛吸附能力的植物,使用活性炭包需定期更换。长期头痛或咳嗽不缓解者需进行肺功能检查和神经电生理评估,职业暴露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尿中甲酸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