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可通过局部抗真菌治疗、口腔清洁护理、饮食调整、增强免疫力、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免疫力低下、口腔卫生不良、长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原因引起。
1、局部抗真菌:
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患处每日4次,克霉唑口腔贴片粘贴溃疡面,氟康唑口服溶液含漱后吞服。真菌感染是主要病因,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伪膜、进食疼痛。
2、口腔清洁:
哺乳前后用碳酸氢钠溶液擦拭乳头,婴儿进食后喂少量温水冲洗口腔。选用软毛牙刷清洁舌苔,避免损伤黏膜。口腔pH值改变会促进真菌繁殖。
3、饮食管理:
暂停含糖量高的果汁和酸奶,改食无糖豆浆、蒸蛋羹等流质。增加维生素B族摄入,如瘦肉糜粥、西兰花泥。高糖环境易致念珠菌过度生长。
4、免疫增强:
保证每日睡眠7-8小时,补充乳铁蛋白粉剂。进行快走、八段锦等温和运动。HIV感染者需监测CD4细胞计数,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空腹血糖在7mmol/L以下。
5、中医调理:
金银花煎水代茶饮,吴茱萸研末醋调敷涌泉穴。心脾积热型用导赤散加减,阴虚火旺型选知柏地黄丸。舌苔厚腻者可配合耳尖放血疗法。
治疗期间避免交叉感染,哺乳期母亲需同步治疗。餐具每日煮沸消毒,患病儿童隔离至症状消失。恢复期可食用山药小米粥健脾胃,练习叩齿运动促进唾液分泌。长期反复发作需排查HIV感染、白血病等基础疾病,口腔溃疡持续两周不愈应进行真菌培养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