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新生儿鹅口疮是什么意思

2025-04-13

224次浏览

新生儿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多发于2周至2月龄婴儿,表现为颊黏膜、舌面或上颚出现白色凝乳状斑块。该病可通过局部抗真菌治疗、哺乳器具消毒、母亲乳头清洁等方式干预,通常与产道感染、免疫力低下、奶具污染、抗生素滥用、母婴交叉感染等因素有关。

1、产道感染:分娩过程中接触母亲阴道内的白色念珠菌是主要感染途径。建议产妇孕晚期进行白带常规检查,确诊真菌感染者需规范治疗。新生儿出生后可用制霉菌素溶液进行口腔预防性擦拭。

2、免疫力低下:早产儿或免疫缺陷患儿更易发病。母乳喂养可增强婴儿免疫力,母乳中含有的乳铁蛋白能抑制真菌生长。避免过度清洁婴儿口腔破坏正常菌群平衡,每日用无菌纱布蘸温水轻柔擦拭口腔1-2次。

3、奶具污染: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会导致真菌滋生。需每日煮沸消毒喂养器具10分钟,或使用专用消毒柜处理。配方奶冲泡后2小时内未饮用需丢弃,避免微生物繁殖。建议选用宽口径玻璃奶瓶便于彻底清洁。

4、抗生素滥用:广谱抗生素使用会破坏口腔正常菌群。哺乳期母亲需避免无指征使用抗生素,必须使用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益生菌。婴儿出现腹泻等肠道菌群紊乱症状时,应及时补充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制剂。

5、母婴交叉感染:母亲乳头皲裂或乳晕湿疹可能成为感染源。哺乳前用温水清洗乳头,哺乳后涂抹羊毛脂乳头霜保持湿润。母亲合并阴道念珠菌病时需同步治疗,避免通过接触传播。

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限制高糖饮食,每日摄入300ml无糖酸奶调节肠道菌群。婴儿衣物需单独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消毒,保持居室通风干燥。若白色斑块蔓延至咽部或伴随拒食、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儿科就诊排除深部真菌感染可能。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