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型脱发主要表现为前额发际线后移、头顶毛发稀疏、头发逐渐变细软等特征,可分为M型脱发、O型脱发和混合型脱发三种模式。
1、M型脱发:前额两侧发际线呈对称性后退,形成"M"字形凹陷。初期表现为太阳穴区域毛发变薄,逐渐延伸至额角,伴随毛囊微型化,新生头发直径缩小至正常头发的1/3。这种模式多与双氢睾酮对毛囊的敏感性增强有关。
2、O型脱发:头顶部毛发呈同心圆状脱落,初期可见头皮显露,后期发展为"地中海"式秃顶。毛囊周期缩短导致休止期比例增加,每日脱发量可达150根以上。部分患者伴随头皮油脂分泌旺盛,毛囊周围存在轻度炎症反应。
3、混合型脱发:同时具备M型和O型特征,前额与顶部毛发同步稀疏。头发密度进行性下降,枕部及颞部保留相对完好的发际线。这种类型往往提示雄激素受体分布更广泛,毛囊对双氢睾酮的敏感性持续升高。
4、毛发特征改变:脱发区域毛发逐渐由终毛转化为毳毛,直径减小且色素减退。单个毛囊的毛发数量从2-4根减少至1根,毛干横截面形状由圆形变为椭圆形。生长期与休止期比例从正常的90:10变为50:50。
5、伴随症状:约40%患者出现头皮瘙痒或紧绷感,25%伴有脂溢性皮炎。部分重度脱发者可见毛囊周围红斑或鳞屑,但通常无显著疼痛。病程超过5年者可能出现毛囊纤维化,导致永久性秃发区域。
日常护理需选用温和的弱酸性洗发水,每周清洗3-4次。避免高温吹风及染烫处理,梳发时选择宽齿木梳。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锌的海产品、含铁动物肝脏及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适度进行头皮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需控制力度避免机械性损伤。当脱发面积超过头皮30%或每月脱发量持续超过300根时,建议尽早就诊皮肤科进行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