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可通过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镇咳祛痰药、抗生素、抗病毒药等方式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免疫力下降、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解热镇痛药:病毒感染常伴随发热、头痛等症状。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能缓解不适,适用于体温超过38.5℃或明显疼痛时。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作用,需注意避免空腹服用。
2、抗组胺药:过敏因素导致的鼻塞、流涕可选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苯海拉明。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黏膜水肿,可能引起嗜睡副作用,建议夜间服用。合并过敏性鼻炎时需连续使用1-2周。
3、镇咳祛痰药:干咳症状适用右美沙芬抑制咳嗽中枢,痰液黏稠时可用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分解黏液蛋白。中枢性镇咳药禁用于痰多者,祛痰药需配合每日2000ml饮水以稀释分泌物。
4、抗生素:细菌性感染表现为脓涕、黄痰、持续高热,需经医生判断后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阿奇霉素。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疗程通常5-7天,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
5、抗病毒药:流感病毒检测阳性早期可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普通感冒病毒无需特异抗病毒治疗。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能缩短病程1-2天,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头晕。
每日保证1500-2000ml温水摄入,选择百合粥、雪梨羹等润肺食物,避免辛辣刺激。保持室内湿度50%-60%,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快走、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老年患者或慢性病患者建议早期进行血常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