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是脑实质的炎症性疾病,多数情况下属于急重症。病毒性感染是最常见病因,部分患者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脑炎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病毒性脑炎占感染性病例的70%以上,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和虫媒病毒是主要病原体。非感染性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性脑炎、副肿瘤综合征等。典型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发作及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脑脊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和蛋白升高,影像学可显示脑组织水肿或出血灶。
1、病毒性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最严重的类型,起病急骤且进展迅速。患者常出现人格改变、记忆障碍和颞叶癫痫等特征性表现,脑部MRI可见颞叶及额叶异常信号。及时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可降低死亡率,但约半数幸存者会遗留认知功能障碍。疫苗接种是预防乙型脑炎等特定类型脑炎的有效手段。
2、自身免疫性脑炎:
抗NMDAR脑炎是代表性类型,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症状包括精神行为异常、不自主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清和脑脊液中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免疫治疗如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对多数患者有效。这类脑炎复发率约20%,需长期随访监测。
脑炎患者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恢复期应进行认知训练和肢体康复。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如鱼肉、蛋羹和新鲜果蔬。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但需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检查对评估预后至关重要,出现头痛加重或精神症状复发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