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期是月经周期的第一阶段,从月经来潮第一天开始持续至排卵前,通常为10-14天。
卵泡期以卵泡发育为核心特征。月经来潮时,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刺激卵巢内原始卵泡生长,同时子宫内膜开始增厚。随着卵泡逐渐成熟,雌激素水平升高,促使宫颈黏液变稀薄以利于精子穿透。此阶段体温维持在基础水平,部分女性可能出现乳房胀痛或轻微腹痛等生理反应。
1、卵泡期的生理变化:
卵泡期早期可见多个卵泡同步发育,约第7天起优势卵泡形成。该卵泡每日增长1-2毫米,成熟时直径达18-25毫米。雌激素在排卵前24-36小时达到峰值,触发黄体生成素骤增,最终导致卵泡破裂排卵。此阶段子宫内膜从1毫米增厚至6-8毫米,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
2、个体差异与异常情况: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卵泡发育停滞,表现为卵泡期延长或无排卵。高龄女性因卵巢储备下降,卵泡期可能缩短至7-9天。甲状腺功能异常、过度运动或压力等因素也会干扰卵泡正常发育,需通过激素检测结合超声监测明确诊断。
卵泡期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豆制品、坚果等植物雌激素食物。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卵巢血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的激素紊乱。保证7-8小时睡眠,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戒烟限酒可维持卵泡正常发育周期。出现周期紊乱或持续腹痛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