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可能由胆道感染、门静脉菌血症、腹腔感染扩散、外伤或手术并发症、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经皮穿刺引流、手术引流、营养支持、原发病控制等方式治疗。
1、胆道感染:胆结石或胆管炎导致细菌逆行感染肝脏,形成化脓性病灶。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痛、发热、黄疸。治疗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甲硝唑等广谱抗生素,同时解除胆道梗阻。
2、门静脉菌血症:肠道感染通过门静脉系统播散至肝脏,常见于阑尾炎、憩室炎。典型表现为寒战高热、肝区叩击痛。需联合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庆大霉素,疗程至少4周。
3、腹腔感染扩散:邻近器官感染直接蔓延,如胃穿孔、胰腺脓肿。CT可见肝内多房性低密度灶。除抗生素外,需行腹腔镜脓肿清创术或开腹引流术。
4、外伤或手术:肝穿刺活检、肝切除术后继发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是常见病原体。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必要时行二次清创。
5、糖尿病控制不佳:高血糖环境易诱发克雷伯杆菌感染。特征为单个大脓肿伴厚壁。除胰岛素调控血糖外,需经皮置管引流联合亚胺培南治疗。
日常需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导致脓肿破裂。监测体温和腹痛变化,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超声直至脓腔完全闭合。糖尿病患者应严格监测血糖,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