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镇痛药物、胰酶抑制剂、抗生素、液体复苏等方式治疗。胰腺炎通常由胆道疾病、酒精刺激、高脂血症、药物因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急性期需完全禁食并通过鼻胃管减压,减少胰液分泌。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至低脂流质饮食。
2、镇痛治疗:剧烈腹痛可使用盐酸哌替啶、布桂嗪等阿片类药物镇痛,避免使用吗啡以免Oddi括约肌痉挛。非甾体抗炎药对轻中度疼痛有效。
3、抑制胰酶分泌: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可显著降低胰酶活性,乌司他丁能中和已释放的胰蛋白酶。两者联用可阻断胰腺自身消化进程。
4、抗感染治疗:合并感染时需使用亚胺培南、莫西沙星等广谱抗生素。胆源性胰腺炎应加用头孢曲松覆盖肠道菌群,疗程通常7-10天。
5、液体复苏:早期快速补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晶体液与胶体液交替输注。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输液,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
胰腺炎恢复期需严格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20g以下,选择清蒸鱼、鸡蛋白等易消化蛋白。戒除酒精,规律监测血脂血糖。逐步增加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腹部受压动作。定期复查腹部CT评估胰腺形态变化,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建议发作后4周行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