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通常需要做宫颈细胞学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两项检查。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有宫颈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检测、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等。建议适龄女性定期进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病变。

1、宫颈细胞学检查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基础项目,通过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显微镜检查,能够发现宫颈上皮细胞的异常变化。该方法操作简便,无创无痛,适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检查前24小时内应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和使用阴道药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时,需要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或宫颈活检。
2、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是筛查宫颈癌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检测宫颈分泌物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DNA或RNA,评估宫颈癌变风险。该检测灵敏度高,能发现潜在的宫颈病变风险。人乳头瘤病毒16型和18型感染与宫颈癌关系最为密切,持续感染可能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检测结果阳性者需要结合细胞学检查结果决定后续处理方案。
3、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是在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时进行的进一步检查,通过放大观察宫颈表面血管和上皮变化,评估病变范围和程度。检查时医生会在宫颈涂抹醋酸溶液和碘溶液,使异常区域更易识别。阴道镜检查可发现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病变,指导精准活检。检查过程可能会有轻微不适,但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疼痛。

4、宫颈活检
宫颈活检是确诊宫颈病变的金标准,在阴道镜引导下取可疑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活检能明确病变性质、程度和范围,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根据取材方式不同,可分为点活检、宫颈管搔刮和锥切活检等。活检后可能有少量阴道出血,需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注意观察异常出血情况。
5、其他检查
对于确诊宫颈癌的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盆腔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评估肿瘤分期。盆腔检查可了解子宫、附件和周围组织受累情况。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有助于判断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这些检查结果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宫颈癌筛查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建议21岁以上或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定期进行筛查。筛查频率根据年龄和风险因素有所不同,一般建议21-29岁女性每3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30-65岁女性每5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多个性伴侣,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都有助于降低宫颈癌发病风险。筛查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和随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