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酸痛可通过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药物缓解,通常由运动过量、病毒感染、纤维肌痛综合征、风湿性关节炎、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1、运动过量:
高强度运动后乳酸堆积可导致肌肉酸痛,48小时内冷敷患处,72小时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补充电解质饮料或食用香蕉、菠菜等富含钾镁的食物。
2、病毒感染:
流感病毒侵袭肌肉组织可能引发全身疼痛,伴随发热、乏力症状。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保持每日2000ml温水摄入。
3、纤维肌痛:
中枢神经敏感化导致的慢性疼痛,可能与睡眠障碍、压力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广泛性压痛。普瑞巴林、度洛西汀可调节神经递质,配合瑜伽、游泳等低强度运动改善症状。
4、风湿性关节炎:
自身免疫反应引发关节滑膜炎性反应,晨僵超过1小时是典型症状。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抗风湿药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关节保暖可佩戴护膝、护腕。
5、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或低钙血症导致肌肉痉挛疼痛,常见于腹泻、利尿剂使用后。口服补液盐或摄入乳制品、坚果等食物,重度失衡需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
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有助于肌肉修复,疼痛持续超过72小时或伴随皮疹、关节肿胀需就医。急性期避免剧烈运动,恢复期可进行快走、太极等有氧活动,饮食增加三文鱼、核桃等抗炎食物摄入,长期慢性疼痛建议完善抗核抗体谱、肌电图等专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