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下颌骨重建术的过程

2025-05-23

163次浏览

下颌骨重建术是通过外科手术修复缺损下颌骨的过程,主要步骤包括术前评估、截骨塑形、移植骨固定、血管吻合和术后管理。

1、术前评估:

通过三维CT或X光片精确测量下颌骨缺损范围,评估邻近组织状态。医生会设计个性化重建方案,选择自体骨移植如腓骨、髂骨或人工材料,并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

2、截骨塑形:

在缺损部位修整骨残端形成新鲜创面,同时按预设计切取移植骨块。腓骨移植需分段截骨并弯曲成下颌弧度,髂骨移植则需雕刻出颏部形态,确保外形与咬合功能匹配。

3、移植骨固定:

使用钛板钛钉将移植骨与下颌残端刚性固定,需确保骨接触面紧密贴合。对于血管化游离骨瓣,需在显微镜下吻合动静脉如颌外动脉与腓动脉,建立血液供应。

4、血管吻合:

针对游离组织瓣移植,需在显微镜下用8-0至10-0缝线吻合血管。通常选择颌外动脉与面静脉作为受体血管,维持血流通畅率直接影响骨瓣存活。

5、术后管理:

术后48小时内需监测皮瓣血运,通过多普勒超声评估血管通畅性。给予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口腔护理防止感染,6-8周后逐步恢复咀嚼功能训练。

术后康复期需保持流质饮食2周,避免咀嚼运动影响骨愈合。建议补充蛋白质每日1.2-1.5g/kg体重和维生素D800IU/日促进骨整合,6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定期复查X光片观察骨愈合进度,出现钛板外露或持续性疼痛需及时就医。功能训练从被动张口练习开始,逐步过渡到软食咀嚼,完全恢复通常需要6-12个月。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