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老年人喝酒应该注意什么

2025-05-24

133次浏览

老年人饮酒需严格控制量并警惕药物相互作用,主要注意事项包括控制饮酒量、避免空腹饮酒、关注药物影响、监测基础疾病、选择低度酒类。

1、控制饮酒量:

老年人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克约50度白酒30毫升,过量饮酒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增加跌倒、认知功能障碍风险。建议每周饮酒不超过3次,避免连续多日饮酒。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减量或戒酒。

2、避免空腹饮酒:

饮酒前需进食富含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牛奶、面包等。空腹状态下酒精吸收速度加快,易引发低血糖、胃黏膜损伤。同时应小口慢饮,配合饮用温水稀释酒精浓度,减少对消化道的直接刺激。

3、关注药物影响:

服用降压药、降糖药、镇静类药物期间严禁饮酒,可能引发低血压休克、低血糖昏迷或呼吸抑制等危险。抗生素与酒精结合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建议用药前后72小时内完全禁酒,服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禁忌条款。

4、监测基础疾病:

高血压患者饮酒后需加强血压监测,酒精可能抵消药物效果导致血压波动。糖尿病患者需警惕酒精性低血糖,肝病患者应绝对禁酒。饮酒后出现心慌、头晕等不适时需立即停止饮酒并就医。

5、选择低度酒类:

优先选择酒精度12%以下的红酒或啤酒,避免饮用高度烈性酒。红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但每日不宜超过100毫升。避免混合饮用不同酒类,防止醉酒速度过快。

老年人饮酒后应保持坐位或卧位休息至少30分钟,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跌倒。日常可饮用菊花茶、枸杞茶等替代酒精饮品,补充B族维生素保护神经系统。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长期饮酒者每半年需检测γ-谷氨酰转肽酶等指标。家属应关注老年人饮酒后精神状态变化,发现记忆力减退或行为异常时及时介入。冬季饮酒需注意保暖,避免血管扩张导致热量散失过快。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