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在20-60毫升之间属于正常范围,相当于每天更换3-5片卫生巾且每片浸透量不超过三分之二。月经持续2-7天且周期规律,无明显血块或颜色异常即符合生理标准。
一、月经量的评估方法:
可通过卫生巾使用情况初步判断,正常月经期间每日更换4-6片卫生巾属于合理范围。若每小时需更换夜用型卫生巾或出现大血块直径超过2.5厘米,提示月经过多。月经量少于5毫升仅需护垫或少量点滴出血则定义为月经过少。建议记录月经周期表,连续观察3个月经周期的出血模式。
二、月经过多的常见原因:
月经过多可能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腺肌症等器质性疾病有关,通常伴随痛经延长、贫血乏力等症状。凝血功能障碍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出血量增加。35岁以上女性突然出现经量增多需警惕子宫内膜病变,建议进行妇科超声和激素水平检测。
三、月经过少的潜在因素:
过度节食、体脂率过低引起的下丘脑性闭经,表现为经量锐减且周期延长。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见月经稀发伴经量减少。宫腔粘连尤其有流产史者会导致经血排出受阻,出现周期性腹痛但出血量少。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时,经量逐渐减少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正常月经量,适量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预防贫血。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寒凉刺激,选择棉质透气卫生用品。若连续三个月出现经量异常超过80毫升或少于5毫升,或伴随严重痛经、头晕心悸等症状,需通过妇科检查、激素六项和超声等明确病因。建立规律作息习惯,控制体重在BMI18.5-23.9之间,减少精神压力对内分泌的影响。